安徽计划2033年建成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
安徽计划2033年建成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 时间:2025-04-05 20:46:54
不过,我认为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政策失败的严重性,认识到政策还会继续失败。
亚洲日本的改革也不容易。欧洲的主要问题是异化了的福利制度。
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促成了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大国,但政府本身并不拥有军事工业。福利制度的产生和民主制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俾斯麦时代创始的。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各国都在讨论改革、改革、改革,但所有国家都没有重大的改革动作。美国的军事工业更是说明了这一问题。
美国体制的改革并不容易。日本民主党高唱改革而上台,但也没有能够做任何有意义的改革。虽然美联储公开宣称,它制订货币政策时只会考虑美国的利益,而不会考虑对其它国家的影响,确实表现得相当自私。
尽管目前印度名义上仍然拥有2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足以支付5个多月的进口。这迅速导致了资金从众多新兴市场撤退,向美国国内回流。虽然目前看,短期内类似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地区性大规模经济危机爆发的机率仍然很小,但是同样至少在短期内,这几国的金色不再也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再加上金砖国家概念提出后,国际投行们经常毫不客气的把中印经济数据打包在一起,用中国的华丽数据将印度也打扮得花团锦簇。
危机不光是美联储制造的如果相信印度及另几国的官方解释,这场危机的成因几乎全要归罪于美国,确切的说是美联储只管自扫门前雪的所作所为。2012-13财年印度的贸易逆差总额高达1916亿美元(中国驻华使馆经商参赞处,据印工商部长夏尔马给下院的回信),超过了当年GDP的10%。
但是,其实没有那么简单。现在QE的落潮虽然才刚刚开始,可确实已经将一些光着身子的暴露出来了。因此美国以外大多数经济体,在近期的经济表现的变化并不大,甚至部分重要经济体(如中国、欧盟)还开始见稳企升。可进入今年财年以来,印度的贸易逆差却仍然在不断扩大。
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的增长率都已经跌到3%以下,甚至已经低于正在复苏中的美国。让吉姆·奥尼尔先生说出这番话的原因,是金砖国家表现的急剧分化。所以,如果有经济体在这种程度的冲击下就摇摇欲坠,必然是本身早就已经虚弱不堪了。令人奇怪的反而是,为什么竟然拖了这么久才来。
但是这笔钱里到底有多少属于印度政府随时可以动用的公共财产,有多少只是在印度寻找短期盈利机会的外国权利人的存款,却无人知晓。并警告称:由于它们越来越难以吸引外国投资,其巨大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正面临着难以填补的前景。
1985年工业部门职工还占全国就业人数的30%,2011年已经下降到只有17.4%。由于美元的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性质,QE带来的游资泛滥问题也被一并输出到全世界。
多年以来,为了剌激经济的短期增长,印度在财政和金融上一直奉行与美国极其类似的双赤字政策,全然不顾印度的内外条件与美国几乎没有类同之处。于是印度等国就膝盖上中箭了。而另外一块前金砖印度,名义倒还有略低于5%的增长速度。它们近十年来的经济繁荣,主要是由于本世纪以来,初级能源和原材料商品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超长上涨期,石油、天然气、矿石和农产品价格的暴涨,让这几国的国库突然充盈着似乎花不完的钱。但它们没有能真正抓住这次天赐良机,将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收入投入到基础建设和其它实业发展中去,而是热衷于直接分发福利,人为地快速大批制造所谓的中产阶级。所以在之前世界市场上被QE倾注了巨量游资之时,印度还不难吸收到资金弥补双赤字造成的亏空
它们在很多年里,仍然可以靠卖能源、卖原料,勉强维持眼下的水平,虽然美好的时光是难以卒回了。可进入今年财年以来,印度的贸易逆差却仍然在不断扩大。
如果仅看这个数据,似乎它的经济形势相对还较好。无论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信誉,还是为了更好的拉拢正在寻找安全投资地点的客户,多家国际投行们已经毫不脸红的迅速改口,纷纷调升了对中国的增长预期。
尽管目前印度名义上仍然拥有2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足以支付5个多月的进口。这迅速导致了资金从众多新兴市场撤退,向美国国内回流。
很显然,中国这块金砖依旧货真价实,所以无论被泼上多少污水,只要稍加擦拭,马上又熠熠生辉。但是美国即将退出QE的背景下,原来流入印度追逐短期获利的热钱,正在以同样甚至更快的速度流出印度。而随着美国经济逐渐有所好转,加上超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本身的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美联储近日放风,要在今年底前开始逐步退出QE。同时,印度的短期外债、到期部分的长期外债和短期非居民存款的总量与外汇储备间的比例,也从42%上升到了65%,是主要发展中经济体内最高的,也是近几年唯一一个上升的(洪灏,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可它们确实是资源丰富,地大(南非略小一些)物博的国家,只要中国经济仍然屹立不倒,初级产品价格就不可能完全崩盘。但它们没有能真正抓住这次天赐良机,将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收入投入到基础建设和其它实业发展中去,而是热衷于直接分发福利,人为地快速大批制造所谓的中产阶级。
所以,如果有经济体在这种程度的冲击下就摇摇欲坠,必然是本身早就已经虚弱不堪了。实际上,印度面临危机并不真令人奇怪。
这种勉强维持或缓慢增长的新模式应该就会是它们未来几年的状态。并警告称:由于它们越来越难以吸引外国投资,其巨大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正面临着难以填补的前景。
经济增长率急速下跌,有的甚至在技术上接近陷入衰退,但通胀率却都在纷纷窜升,大有形成最让人头疼的滞胀之势。但是,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原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一直就是西方主流传媒和智库们的宠儿,包括摩根士丹利、安永会计事务所等著名机构,都宣布过到2013年印度经济增长速就将超过中国,《福布斯》的主要御用经济学家加里希林(Gary Shilling)直到去年底,还在以十大理由鼓吹印度是比中国更好的(投资方向)选择。所以在之前世界市场上被QE倾注了巨量游资之时,印度还不难吸收到资金弥补双赤字造成的亏空。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的去工业化,程度之深之广早就是众所周知的了,而巴西和南非工业在近十年中的状况也与之相当类似。进入专题: 金砖国家 。
负责任的政府早就应该未雨筹谋的做准备了。印度经济面临的问题细说起来很多,甚至可以填满很多本专著,但要简单的总结也可以总结的很简单——好高骛远、不自量力。
1985年工业部门职工还占全国就业人数的30%,2011年已经下降到只有17.4%。先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执行了二战后空前的货币宽松政策,QE前后总共实际向市场注入了多少美元,除了美联储自己之外,恐怕没有别人真正清楚,但是其天文数字则是毫无争议的。